廉文共读(2016)第3期


来源: 发布日期:2016/3/11 15:39:23 阅读:58806 

 
2016)第3期   总第103期
 
诸暨市人民法院纪检组监察室          2016年3月9日
廉政需要心灵的洁癖
中国人自古尊崇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;为官者,更要洁身自好,克己奉公,清若水,明若镜。
纷繁的花花世界,存在着种种诱惑,如无法淡泊处之,就会蒙蔽心灵,行为失准。古时秦昭襄王为得和氏璧以十五城池相易,西周幽王为谋褒姒一笑烽火戏众诸侯。当下的社会更是物欲横流,灯红酒绿、纸醉金迷。面对着大千世界的种种诱惑,我们要学会淡泊修身,克服自己的贪欲,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。
古人云:贪如火,不遏则燎原,欲如水,不遏则滔天。人一旦由欲望产生贪念,便会欲壑难填。广为流传的《十不足》歌,用白话的形式对此做了形象的说明,“终日奔忙只为饥,才得有食又思衣。置下绫罗身上穿,抬头却嫌房屋低。”有道是:莫怨清廉淡滋味,应愁贪婪铁窗泪,事能知足心长惬,人无贪欲品最高。
俗语称“知足常乐”,养心莫过于寡欲。良田千倾,日食三餐,广厦万间,夜卧七尺,对身外之物,需以淡泊的心境处之。作为司法工作者要常思贪欲之害,常怀律已之心,做到自重、自省,自觉抵制拜金主义、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。时刻保持头脑清醒,时时保持廉洁自律。“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”,当使司法廉洁不染一丝污秽,决不以恶小而为之,任何侥幸的心理都是灾祸的源头。不给心灵蒙尘的机会,廉政也便有了存在的基石。
生活在这么一个私欲膨胀的时代,只有心境淡泊,才能不为欲望所累。生活中,除了肤浅的物质享受,我们更应当追求心灵的富足与安宁,除了豪宅名车之外,生活中还有更多美好。比如遥望晴朗夏夜的星空,感受宇宙的浩瀚无际;追逐清晨初升的朝阳,体会向上的蓬勃生机。使心灵从山水田园,花草虫鱼,风吟雨落中同自然相处的过程中,感受到生命与时间的真谛,使心灵上蒙受的喧嚣和尘埃得以洗去,从而获得灵魂的升华。在生活中体会阅读之乐,在书籍中与伟人对话,开阔眼界,丰富自身知识储备,修身养性,陶冶情操,端正品性。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,由于阅读产生的精神气质,是仅靠锦衣珍宝的装饰无法企及的。
淡泊宁静,心向清廉,才能摆脱虚名浮利的枷锁,远离贪欲的悬崖,而忙于迎来送往,乐于灯红酒绿,沉溺声色犬马的,最后往往会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迷失自我。我们要坚持自己的心灵洁癖,勿让贪欲私心使之蒙尘,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,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,始终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,廉洁自律,克己奉公,为社会的公平正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,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升华。     
来源:浙江法院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者:张松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