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官的一天


来源: 发布日期:2015/12/11 16:07:22 阅读:93865 

法官,提起这个职业就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,神秘莫测。印象中的他们总是坐在高椅上,敲动法槌,断人公正;或是站在国徽下,手执天平,威武庄严。那么,法官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职业呢?上周六,记者来到市人民法院草塔法庭,近距离了解一个基层法官的一天。

   

郭昕:草塔法庭副庭长,现主持工作,从1993年进入法院,从事审判工作22年,一直热爱着法官这个职业。曾在民一庭主审疑难杂案,担任草塔法庭副庭长后,除了要办别人不敢接手的案子,还要办离婚纠纷、劳资纠纷等民事案件,手上的未结案常年保持在   60多件,任劳任怨。2015年被评为诸暨市劳动模范。

   

    是庭长,也是家长

   

     郭昕一天的工作其实从早上6点就开始了。人虽然躺在床上,但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着今天要完成的工作和处理的案件了。这一天,要开两个庭;如果有多余的时间,还要去送副本,顺便约了之前一个棘手案件的当事人得再了解下案情,一下,就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。

      早上715分,郭昕出发上班。他唯一的兴趣爱好就是阅读,除却其余时间,他只能抓住每天上下班的40几分钟来看看书。他最近正在看茅盾文学奖作品《推拿》,不过手机里也存着《大清相国》、《洞穴奇案》这类电子书,“多学点、总归是好的”郭昕常常笑着说。不过,借着看书这段时间,他也会留心听上几句同行的同事们的谈论。比如,新来的实习生太过腼腆,不懂得打招呼。这句话,郭昕记下了。

到了单位食堂吃早饭,遇到了法官小吴。郭昕坐到小吴身边说:“来得这么早,手头有很多活?”小吴说:“是啊,手头有76个案子,光今天就要开3个庭,早出晚归,一个礼拜没见到儿子了。”这句话,郭昕也记下了。

8点,整理好一切,郭昕坐在了办公桌前,离上班还有半个小时,但是已经开始正式投入一天的工作。郭昕先把左手边的2个案件的判决书再次仔细校对了一遍,“判决书关系着当事人的权利义务,可千万不能出错”,这些案子虽不是自己亲自审理的,但作为庭负责人,有责任要把好最后一道审核关。接着,又把面前新收的8个案件翻阅了一遍,案情较为清晰的简单案件分给了年轻法官小周;劳资纠纷,有点复杂,小李比较认真,就交给他办了;建筑工程纠纷,小吴最适合了,不过他都一个礼拜没休息了,让他喘口气,自己来办!

830分,实习生来了,一坐下就开始埋头看书。郭昕从一堆案卷中抬起头说:“做一名法官,不但业务能力要强,与人相处也是一门课程。以后要学会多和前辈老师沟通交流,他们的经验比你丰富,你要多请教。记住,法院工作,永远需要多学多问。”

 

    是法官,也是老娘舅

   

    9点,开庭。上午要审理的是一起继承纠纷。

    孩子的父母亲关系不睦,常年分居。后来,父亲工作时触电身亡,留下了两笔钱,一笔是银行存款20万,另一笔是工伤赔偿金95万。爷爷奶奶花15万办了丧事,拿走了剩下的钱。一个月后,孩子的母亲才知道丈夫亡故,来向婆家讨要孩子和遗产。爷爷奶奶愿意分给媳妇25万,却把孙女藏了起来,理由是孩子7个月起,媳妇就撒手不管了,两个老人带了近5年,现在儿子没了,孙女自然不能放。但媳妇不干,就把爷爷奶奶告上了法庭。

    案件本身脉络清楚,很好判。按理,母亲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,爷爷奶奶必须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。而父亲的遗产也很好分,还了生前所欠的债后,由孩子、妻子和父母三方分,孩子分得大头。如果这么一判,孩子和绝大部分的钱都要收归母亲囊中。可爷爷奶奶却不同意这样的安排,儿子媳妇两人感情本就不好,做母亲的也没有尽过抚养义务,若是这样的判决,他们接受不了。

    一番庭审下来,郭昕决定先休庭,做一下双方的工作,争取调解解决。他把自己的预判和双方说了,孩子的抚养权归母亲,这毋庸置疑,但爷爷奶奶抚养了孙女近5年,而且儿子死后,二老也需要赡养。因此在财产分割上,他倾向于母亲和女儿分得40万元,其余归爷爷奶奶。接着他又做了母亲的思想工作,权衡了双方在孩子上的争议矛盾。最后,母女获得38万,余下的均归二老。

经过一上午的调解,终于,双方都满意的在调解书上签了字,这一桩心事,又得以落地。

 

是医生,也是病患

   

等案子了结,已是12点半。郭昕回到办公室猛喝了两杯水。他有一个习惯,开庭前不喝水,因为他喜欢心无旁骛、聚精会神地处理案子,甚至不给自己上厕所的时间。

    因为一上午没露面,他的办公室里等着好几拨人,手机上也有几十个未接来电。他便匆匆的吃完了午饭,顾不得休息,处理完了一些文件事务后,本打算着写份判决文书,可才写了没几个字,下午开庭的被告就来到他面前,开始滔滔不绝地诉说着自己的委屈和无奈。这时候,他的电话又响了,有询问案件审理进度的,有请求调解的,有咨询判决后执行情况的,还有沟通评估事项的……

    事儿总是一件接一件,一刻不休,等告一段落后,眼瞅着又要开庭了,郭昕便拿起早已准备好的案件材料,立马赶到了审判庭内……

都说法官那么高大上,只需要动动嘴,翻翻书,就能定人生死,判人输赢,但只有真正体会过才知道,一天的工作时间,如此短暂,只能马不停蹄的开庭和接待当事人,一坐就是几小时,一调解就是一下午,那几时写判决书呢?

下班回到家后的郭昕,吃了晚饭,几乎没多少时间陪陪家人,就开始伏案写白天开完庭的判决书。郭昕有一个习惯,开庭结束的案件必须一周内写出判决书,即使需要日日加班到半夜一两点,“我写判决书并不敷衍了事,往往几个小时反复推敲才能写个四五页,但即便再累,我也会告诉自己,这只是我一年所办的几百个案件中最为普通的一个案子,可对于当事人,或许这一个案件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,我需要做到公正公平,来保障他们的权益”。

简单的一天,郭昕也是不到11点不考虑休息,长年累月,高强度的工作给身体带来了很多劳损。腰疼,最严重的时候他一度以为自己会瘫痪;结石,吃药都没个定时;高血压,干这一行压力大,经常失眠……郭昕说:“法官和医生是一个道理,医生给人治病,法官给纠纷治病,外人虽会质疑,但是我们懂,身上肩负的和每日所做的,都没那么简单,只有不断告诉自己,我是人民法官,这是一份荣誉,也是一份职业,我只有认认真真做好了,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。”